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派团体 >> 党派团体活动 >> 正文

弘扬延安精神 加强自身修养——九三徐医支社赴延安考察体会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5日
浏览次数:

    2010年10月21日至23日,在徐州医学院统战部率领下,九三学社徐医支社的部分同志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延安作为新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我们仰慕已久、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是举世闻名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考察期间我们怀着虔诚和崇敬之心,瞻仰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重温了延安时期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革命历史。结合自身思想认识水平,以及目前自己所面临的各项工作,总是思绪万千,觉得震撼了心灵,坚定了信念,必将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必将留下深深的烙印。

一、重新认识了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源,坚定了理想信念。

    这次考察学习,可谓是一次寻根之旅。从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进驻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近13年时间,在党的历史上称为“延安时期”。为什么共产党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挫折走向胜利直至取得政权,为什么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这13年党创造的丰功伟绩中都能找到明确的答案。正是在延安时期,党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民族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两次重大历史性转变,极大地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共产党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上的重大飞跃;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并渐趋成熟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了整风运动,提出了“两个务必”,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作风与传统,培育出了影响深远的伟大延安精神;积累了夺取政权、执政为民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三大法宝”,走向了全面成熟,为党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实现当家作主、走向繁荣富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在触摸历史中又一次重温了党的非凡创造,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的理想信念:只要坚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信念不动摇,坚持党的宗旨、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动摇,坚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动摇,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时刻挺立时代潮头,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就能稳如泰山,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能与时俱进,党肩负的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和平崛起的历史使命就一定能完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也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之源。

二、亲身感受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这次考察学习,也是一次精神之旅。每当来到延安,心中油然而生无数问号:当初中国共产党在那么险恶的形势、恶劣的环境、艰难的生活之下,为什么有那么多革命先烈甘于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什么有那么多仁人志士情愿舍家园、奔延安,义无反顾?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民群众无私作奉献、保后方,一心向党?当我们漫步于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革命旧址的一个个窑洞之间,目睹小油灯、小火盆、小土坑等一件件珍贵文物之时,心中油然而生无数惊奇:当初党在那么简陋的工作环境、落后的办公设施、艰苦的生活条件之下,为什么革命先驱们能指挥着一个个著名战役,作出一个个重大决策,书写着一篇篇宏文巨献,推动着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不断向胜利迈进?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寻找着答案,在浏览文献中寻找着答案,细细体会后一个声音萦绕在我们心中,那就是:靠的是一种精神支撑——伟大的“延安精神”。其根本内核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革命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两个务必”的创业精神。这是一种既承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一种群体革命精神风貌和思想道德情操。这是党在延安时期创造并留给后代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面对的执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浸染于小窑洞、源自于革命实践、升华于集体智慧、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延安精神”仍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现在是今后依然是指导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路明灯,现在是今后依然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只要我们时刻牢记并当好“延安精神”的薪火传人,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始终保持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思想路线,坚持“两个务必”这一优良作风,党执政的肌体就永葆纯洁,党执政的源泉就取之不竭,党执政的基础就坚如磐石。

三、深刻理解了国情实际,进一步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这次学习考察不仅仅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也加深了我们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国情之旅。当我们行进在茫茫黄土高原上,当我们肃立在那一排排古朴的窑洞前,当我们看着陕北老区的父老乡亲,大家心情沉重,浮想联翩,在与城市的现代文明对比中,强烈的反差让自己认识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正确,明白了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及时和必要,更让自己感觉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当我们行车穿行于广阔中原大地、连绵黄土高坡和西部城市农村而感慨祖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之变化时,站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倘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回想着前辈们的努力和奋斗,也深切感到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感受到了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之差距,更深刻体会到中央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鼓励和支持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等一系列决策之正确。当我们看到沿途一座座工厂矗立、黄土地栽上各类果树、路上奔跑着满载的汽车而感到高兴时,也看到缕缕浓烟、扬天飞尘给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带来的污染,看到了西部植被的脆弱、用水的紧张,更感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紧迫,感到了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提出之重要。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实现“十二五”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扭转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学习考察归来,自己决心不断加强修养,立足本职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实际行动弘扬“延安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九三学社徐医支社

2010-10-28